甘龙为什么指责崇祯愚蠢?杀死魏忠贤是一个糟糕的举动
1、伟大的君主不会t自杀,而是依靠自己的智慧让帝国代代相传。崇祯皇帝惨死,这可我不能代替他的责任。罪在崇祯乾隆皇帝认为:既然一个帝国被折腾掉了,那么这个帝国的第一责任人必然有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2、此罪在于崇祯。龙皇帝认为:既然一个帝国被抛弃了,这个帝国的第一责任人必然有他不可推卸的责任。崇祯皇帝临死前把明朝的衰落和灭亡归咎于朝臣。单单这个事实就足以说明崇祯皇帝的糊涂、无知和不负责任。
3、从崇祯家族的角度来讲,杀死魏忠贤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毕竟明朝是老朱家的天下,而魏忠贤如此明目张胆的把持朝政,实在太嚣张。魏忠贤当时其实已经成为明朝的一把手了,而且整个天下都在对他卑躬屈膝。
4、因为崇祯皇帝杀魏忠贤破坏了明代的政治运行系统。到了中晚明,文官集团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他们势力之大,从大礼仪之争就可以看出,以至皇帝都无法真正消灭之。
5、可能明朝就不会这么快毁掉了。虽然魏忠贤有的事情是出于自身的利益,不为他人着想,但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的果断性却是非常棒的,而不是像崇祯皇帝优柔寡断。综上所述,崇祯杀死魏忠贤这件事情是错的。
6、杀死魏忠贤导致明朝的权力失去平衡,文臣集团有扶大厦之将倾的心志却没有这个能力,杀死魏忠贤加速了大明朝的灭亡。大明王朝历史上帝王肯定是第一个主角,第二个政治角色就是文臣集团和宦官集团。
秦国的名人
1、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
2、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3、秦朝的历史人物有:秦始皇嬴政,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4、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
5、秦非子(?―公元前858年),嬴姓,名非子,号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西周犬丘人。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
没看小说,赢虔和甘龙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1、甘龙要复辟,嬴虔要报仇,最终甘龙被镇压,嬴虔身居高位却没有实权。甘龙的政治本质,是怀旧保守派,与一味倒退的复辟派有别。
2、寿终正寝正常死亡。孙皓晖先生的小说《大秦帝国》中甘龙的结局:秦孝公死后,嬴驷即位,甘龙、杜挚老世族集团与魏国合谋,并策动义渠兵围咸阳,意在另立新君。
3、赢虔这个人的结局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历史资料都无记载,也就是说他的结局目前来看是无从知晓的。而且这个赢虔遭受劓刑的原因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他纵容太子犯法,这个其实也不算啥,但是他支持了商鞅变法。
4、企划发动政变,失败后被斩首。秦孝公死后,嬴驷即位,甘龙等人与魏国合谋,并且策划发动政变,意在另立新君。但是,秦惠文王早已知道他们的密谋,临危不乱,内外并举,左右开弓,以快刀斩乱麻的形式斩断了齐魏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