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历史资料
1、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2、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3、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明长城的总长度为885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6千米,壕堑和天然险长度为2592千米。
有没有关于长城的资料,要短一点的,急!!!
孟姜女长大后十分漂亮,他救了范喜良,和范喜良结婚当天,闯入了官兵抓范喜良去建长城,后来把范喜良累死了,之后孟姜女去长城那里哭,哭了三天三夜,把长城哭塌了。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关于长城的故事 山羊驮砖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
关于范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此时已是深秋季节 北风四起 芦花泛白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 一定十分寒冷 就亲手缝制了寒衣 启程上路 下定决心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范喜良。
赵长城的概况
赵国南长城具体分布在今天的河关省涉县、磁县、临漳、成安、肥乡等县境内。全长约四百里许。漳滏长城在赵的南境。《史记·赵世家》上记载: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筑长城。
这条长城从宣化附近开始,迤逦而西,沿阴山山脉,一直修到河套狼山山脉的高阙塞。现有赵长城烽燧遗址,还断续绵亘于大青山、乌拉山、狼山的山头上。
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有哪些
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八达岭有一种草,叫西麻草。这种草有毒,人碰着它,就象蝎子蜇一样疼,疼得嗷嗷叫。它生长在八达岭长城外,替边防人员放哨,对保卫八达岭还很有功劳哩。传说,大边(长城)修好以后,在关口地方都设重兵把守。
故事:老子采药摘药山 安丘县柘山乡与召忽乡交界处有一座海拔491米的摘药山,长城自东北方的城顶 山而来,经过摘药山顶向西南李家顶而去,城墙遗迹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