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下汉朝的武官?
顺帝即位,又以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如三公,汉末犹在三公上。梁冀、窦武、何进皆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专制朝政。将军下设长史、司马各1人,皆千石,从事中郎2人,六百石,职参谋政。
汉朝有以下著名的大将军: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另说淮阴区)人。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中郎将: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
求汉朝军事资料
东汉相沿,大司马复称太尉,名为军事和行政首领,实际上总理国 家军政要务、直接掌握军队的中枢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尚书台。中叶 以后.外戚任大将军者操纵国政.把持兵权,成为朝廷最高军政长 官,与三公合称“四府”。
汉军在历史上战斗力强大,这支军队无论步骑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好、最多的武器、装备和最优秀的将帅。 汉朝名将陈汤就曾经在与汉朝皇帝的对话中这样自信的评价汉军的战力: 汤曰: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
西汉军事力量如何 西汉军队分类为了对抗匈奴这个大敌,西汉朝必须提高军事实力。汉初时期,为求和平,曾提出和亲的方案。然而,汉武帝时期的大败匈奴,才是最好的例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汉朝建立了侍从军。
东汉相沿,大司马复称太尉,名为军事和行政首领,实际上总理国 家军政要务、直接掌握军队的中枢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尚书台。中叶以后.外戚任大将军者操纵国政.把持兵权,成为朝廷最高军政长 官,与三公合称“四府”。
西汉时各级军官带兵人数,比如各个校尉、都尉、各种将军的大致带兵人数...
1、汉朝时校尉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为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
2、伍什长不是军官,是资质老的士兵。北军主要戍守在幽州、并州、凉州、西域都护府,营设校尉(都尉),比如皇甫节曾经任职度辽校尉,戍守雁门关,之后又迁任度辽将军,任雁门太守。
3、步兵校尉 700 长水校尉 736 (1367人,两种争议说法)射声校尉 700 各部置校尉一人。另:188年置西园八校尉人数无记载,总计约8000-12000人。洛阳12门各置城门校尉一人、司马一人,领属无记载。
4、步兵校尉: 5000左右 骠骑将军 牛逼啦,20万 车骑将军 15万 荡寇中郎将 3万以下 奋威校尉 1W以下 奋武校尉 1W以下 奋武将军 4万 奋威将军 4万 奉车都尉 帝都才有的,1。
5、五人为一伍长,二十人为什长,百人为百夫长,五百人为小都统,一千人为大都统.三千人为正,偏将,五千人为正偏牙将,一万人设正副将军。
6、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一级。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
汉朝军衔与统兵人数
羽林中郎将(皇帝近卫)、京师中郎将(不跟皇帝走,就负责京都安全),卫士数量不固定,有时候五千人,有时候数万人,卫士下属官员级别只有佰都、什伍。
汉朝一个营的编制是2000人。汉代的兵制是以二和五的倍数为计算。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
裨将与牙将相似,二者没有具体的高低之分,只是一种通俗的称谓,都是军队中等级最低的将领,且并非正式的军衔,一般只能统领几百人的小型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