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汉的官吏
1、后汉时期三公指的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据史类作品记载秦朝设置,秦朝以后多为虚职。
2、后汉时期的官职不属于三公的有太尉、司徒、司空。
3、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4、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郑成功资料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
郑成功是南明抗清名将,华夏志士,父亲为海盗出身的南明将领郑芝龙,母亲为日本人田川氏。郑成功籍贯福建泉州石井(现拆分为晋江安海镇,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郑成功祖籍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当地有他的衣冠冢。
郑成功,162026-1660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郑成功的资料
郑成功(1624年—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明朝最后一个强调反清复明的官员,并透过实质的武力攻击让当时 *** 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之人员撤退,死后葬于台 *** 南鹿耳门港附近。“Koxinga”一词是外国人对他的习称,即源自“国姓爷”。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
郑成功是南明抗清名将,华夏志士,父亲为海盗出身的南明将领郑芝龙,母亲为日本人田川氏。郑成功籍贯福建泉州石井(现拆分为晋江安海镇,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郑成功祖籍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当地有他的衣冠冢。
郑成功(1624-1662年),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汉族,明清之际民族英雄。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英勇有为”。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幼名福松,名森,字明俨,诣明末大儒钱谦益时受字大木。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
郑成功,162026-1660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刘恂之子?
刘林,刘封之子,为牙门将,咸熙元年(264年)被迁徙至河东。 刘璿,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死于永嘉之乱。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汉相国曹参后代,小字阿瞒,任丞相,魏王。曹嵩,字巨高,曹操父,夏侯敦叔父。灵帝时任大司农、大鸿胪,太尉。曹腾,字季兴,嵩养父,中常侍大长秋。曹德,操弟。
他的儿子孟虬为王,因为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蜀国对南中有恩情,祝融夫人认为不收留刘恂不仁义,于是孟虬在母亲的建议下,收留了刘恂,让他住在永昌,刘恂也算逃过一劫,对于刘恂正史没有过多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