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斯绮招生直接对接老师
复制微信号



白泽书院课程
国学传统文化




国学,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全面增加文化素养的学问。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着国魂、国脉、国宝、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依。国学之用,重在丰富、淬炼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增长人生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修身修心篇





课

立德树人之道(五行属水、上善若水)
包含课程:《生命的导航》、《国学素养立德树人》、《国礼雅韵内外兼修》、《柔软的力量》、《礼仪》、《德音雅乐》、《六祖坛经》、《茶道》、《香道》、《古琴》、《书法》、《非遗》等。

意

通过国学素养立德树人课程学习、可以让人们内外兼修、旨在提升人们的国学文化修养,丰富人生智慧,陶冶品德情感,滋养人格心灵,培养高雅生活。通过学习,修身、修行、修心、修性人生必学的四修方助力人们在为人处世上更加沉稳睿智,在面临种种问题时更加从容应对,在国学经典中找到更好的自己,把握现在,不惧未来,拥有健全的人格修养。




齐家篇








家庭和睦之道(五行属火、日子红火)
包含课程:《了凡四训》、《孔子家语》、儒家的心经《大学》、《家和万事兴》、《古圣先贤传家训》、《夫妻相处之道》等。

文化传承



通过齐家之道课程学习,可以让大家知道“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是立家之本,“家运之兴在于和睦、孝道、勤俭”,比如辉煌时期富可敌国的乔家大院,正是由于当家人乔致庸提出“勤俭持家,和顺齐家,诗书兴家,忠厚传家”的治家理念,得以经营和睦家庭,并将家人凝聚到一起,齐心协力振兴家业。



孝亲篇







报恩培根之道(五行属土、父母是大地厚德载物)
包含课程:诸德之本《孝经》。




通过本课程可以让人们知道做人要知恩报恩,“百善孝为先”是强调孝敬父母是所有美德中最重要和首要的,在人类的各种美好品德中,孝敬父母占据了首位,是做人的根本和德行的基础。孝顺不仅是一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的行为,也是维护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通过学习可以让人们知道如何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孝就是道。




育儿篇






课

培育圣贤之道(五行属木、孩子是树、育参天大树)
包含课程:夏令营、冬令营(六大教学板块:诵经典、习礼乐、写书画、练武术、感非遗、研科学)。

意

通过本课程可以让孩子学习古人、培养孩子志在圣贤的品格、圣贤的教育可谓是可以贯穿孩子的一生,幼年养性、童年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通过四种育人方式有机结合,做到优育;让孩子从小立志、向圣贤学习、读书志在圣贤、长大后去追求远方和梦想,成为国之栋梁。




事业篇








基业长青之道(五行属金、财源广进、金玉满堂)
包含课程:心灵的明灯《道德经》、《新儒商大道》、《大医精诚》、《皇帝内经》、《易经》等。

传承经典·水墨



通过《新儒商大道》的学习让经商者做有德行与文化素养的商人,让我们了解,成功是有规律的、想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神助,缺一不可。一定要记住,经商是有经商之道的。儒商,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商的楷模,商界的精英。通过学习可以让商人更加注重个人修养,诚信经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合作,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



成人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
一期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国礼雅韵内外兼修》
《生命的导航》
《香道》
《大医精诚》
新儒商大道
二期
《孝经》
《国礼雅韵内外兼修》
《古圣先贤传家训》
古琴
《夫妻相处之道》
新儒商大道
三期
儒家的心经《大学》
《国礼雅韵内外兼修》
《柔软的力量》
《茶道》
《家和万事兴》
新儒商大道
四期
心灵的明灯《道德经》
《国礼雅韵内外兼修》
《书法》
《孔子家语》
《德音雅乐》
《家和万事兴》
新儒商大道
五期
《了凡四训》
《国礼雅韵内外兼修》
生命的导航
香道
新儒商大道
六期
《六祖坛经》
《国礼雅韵内外兼修》
《古圣先贤传家训》
古琴
新儒商大道
七期
《易经》
《国礼雅韵内外兼修》
《论语》
《德音雅乐》
新儒商大道
此课程表为大概内容,具体实施或略调整。




国礼雅韵内外兼修




国者,天下之家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雅者,天地之正也;韵者,美中之极也。
国学之美:深入挖掘国学的智慧,通过学习传统经典,提升您的内在修养,助您修身养性,培养从容大方的气质。
国礼之雅:学习古代的礼仪与仪态,重塑您的外在形象,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让您在各种场合都能展现出东方女性的独特魅力、由内而外散发古之雅韵。

意

国学礼仪的完美融合,内外兼修,快速蜕变。
内在:国学修心,提升内在涵养;
外在:快速提升气质,举手投足间散发最正统的东方女性的美;
健康:调整身体亚健康,提升免疫力,调整体态,让骨骼归位。




《新儒商大道》




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商文化和儒商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涵养着新时代商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白兴亮老师开发的《新儒商大道》课程、分享新时代儒商精神的理解与感悟,让我们懂得“儒魂”是基石,“商才”是方式方法,这两者是道与术的关系,两者缺一,则成不了儒商。成不了儒商,事业就难以长远,文化决定现在和未来,这是铁律。



意

通过课程学习儒家思想及精神内涵、详细了解儒商是儒家伦理所塑造的具有“君子”品质的商人,是“内圣”(德,重义)而“外王”(商,谋利),成为“士魂”和“商才”的新时代企业家。
通过学习可以让新时代儒商具备“敬天爱人”“和生万物”“义利之辨”“忠恕之道”“天下格局”等思想主张,重塑新商业文明的精神元素和历史智慧。
通过《新儒商大道》课程可以让我们秉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情操,站在时代潮流前列,实现自身财务自由,家庭幸福和睦,子孙茁壮成长,同时厚植家国情怀,勇担社会责任,达到“修身、齐家、富国、利天下”的境界,并且得到精神物质双丰收,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风家训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谆谆嘱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




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意
一、成为家庭建设的推动者:家风家训是建设强大国家的有力推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始终是国家的基础单元,良好的家风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成为个人成长的指导者:家风家训对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早期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的重要途径,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孩子未来是否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
三、成为社会和谐的维护者:家风家训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价值观念,这些都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石。
四、成为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家风家训还承载着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传承,通过对家风的培育,可以使子孙后代了解并尊重自己的传统和祖辈的经验。
五、成为个体行为的规范者:家风家训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方式,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一种行为准则,这种内化的规则对个人的行为举止有着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六、成为家庭内部的动力源泉:家风家训是家内在精神动力的表现,它激励家庭成员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




香道








这些年,中式气味美学,开始像从一场长梦中苏醒般,细细的,在华人的记忆中,翻开了活色生香的新一页,我们有了新机会和老传统接轨,做回“有味道的人”,过回“有味道的生活”。
一件素衣,一缕清香,一盏清茶,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静坐一整天。空气里弥漫的香气,足以让人享受一份安逸的时光,远离喧器,宁静淡泊。

文化传承



这一炉香,混杂的是人类先祖,对自然香味的追随,是对美的渴求,也在人类香道文明的史绢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此,香道,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弥漫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上。
随著一炉香的燃起,可令焚香者身心宁静。焚香的当下所有的动作、言语都是多余的,当下唯有炉心香盎然。此时的七彩香烟蒸腾著,散发至虚空,据除所有的意识活动,使身心归一,真心先前。这颗心可以容纳一切,周遭的一切都清清楚楚的以本来的面目展现。
一方素炉,缕缕青烟,将时光渗透、凝固。缕缕馨香,万古流芳。古往今来也有不少智者,懂得随时随地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道理,找机会享受闲静安舒的生活质量,随时都要有放得下的闲情,偶尔挥霍一回时光、奢侈一下想象,这才是一个起码的人生。



茶道







茶道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明代文震彦曾说:"构一小房,相傍山斋,内设茶道,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永日平淡,寒窗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这叙述的是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清寂糊口。现代人也喜欢闹中取静,择安静巷尾、或房前庭院摆下茶几,友人围坐,讲究的人自然会有专门的茶室茶享茶几周边,置古色古香的雕花古玩,燃香播乐,增添雅致的小细软也必不可少。




中国茶道精神主要有“怡”、“清”、“和”、“真”四个方面。
1、怡是指怡情、养性,指的是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茶本身就有保健作用能够强身健体,同时人们以茶悟道,从而怡然自乐,在精神方面得到升华。
2、清是指清廉、清正、清苦,清心,清寂等,主要讲求人的身体和心灵上的清净,其与“道家”的思想一脉相通。
3、和是指以和为贵,中华民族向来崇尚中庸之道,以茶交友,以茶待客,以茶联谊等。
4、真是指真诚守信,不虚假,是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真”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古琴






琴

古琴,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号称乐器里的活化石,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琴者,心也。中正平和、清微淡远,不仅是古琴的最高审美,也是古代文人对自身德性修养的最高标准要求。






意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
中国古琴音乐是一门具有深刻历史文化背景的艺术,它以多重美的高雅品质,引人无限向往和追求。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世界。




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传承经典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是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明史上,书法是最为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最能体现中国文人 的精神境界。 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的灵魂,因为它不仅是生活、文化、思想和科学的交流媒介,而且艺术价值非常之高。学习书法不仅仅是提高写字水平, 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审美观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是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的文章。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

意

“大医精诚”是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而,建设健康中国,需要弘扬“大医精诚”精神。“大医精诚”精神可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道德行为基石,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提供切实成长方法,为社会医患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素质修养的提高不可一蹴而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更需几代人的沉淀,孙思邈“大医精诚”是站在人文乃至哲学高度,在汲取先贤诸家和儒释道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强调诸如精学、慈心、澄神等的优秀德行,是“大医”之道,更是可治国平天下的“大儒”之道。




孝经



孝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之一,孝一直被认为是孔子仁学的基础。孔子曾经十分系统的阐述过孝,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因此孝学也就成为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且儒家思想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在它的体系中又十分容易由小家推大家,把家庭伦理推及到社会伦理,从而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所谓“百善孝为先”的格局,也就深深的影响了中华文明。

意

“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德行之根本,是中国人最基础的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体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为“德之本”。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孝亲敬亲的良好风气,社会主义社会里,无论是守持做人的道德底线还是孝经父母同样应当讲“孝”,需要弘扬传统孝道的进步因素,尤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提倡孝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

追求道,就是追求恒、追求大、追求本、追求反、追求我。这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探究老子之道,越是深入其中,越是发现境界广大,没有界限,开示规律,不拘时代。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是存在的规律,不因时代变迁而更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益义无穷。
《道德经》不是一篇文字,而是道。“道可道,非恒道”。见道以知永恒,这是老子讲道的目的,也是我们读老子的意义。



了凡四训







该书为袁了凡所作的家训,以其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故事。




《了凡四训》学习意义:
明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袁了凡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个人的意志和行为可以影响命运,鼓励人们不要被命运束缚,而是要自强不息,通过努力和善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认识到善恶的重要性。袁了凡强调了善行和恶行对个人命运的影响,鼓励人们多行善事,少作恶事,以此来积累善德,改善自己的命运。
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还强调了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的重要性,提倡和实践谦虚、和善、责任感等美德,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祖坛经






课

六祖坛经,又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中国禅宗的经典之一,记载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教导和禅修教义。这部经典具有深刻的禅宗思想,强调禅修的实践和心性的觉醒。本文将深入分析六祖坛经的内容,探讨其主要教义以及在禅宗和佛教修行中的意义。

意

六祖坛经作为禅宗的重要经典,反映了禅宗的核心教义和修行指导。它强调了心性的觉醒、禅修的实践性和对文字教义的超越。六祖坛经对禅宗的发展和禅修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中国佛教和禅宗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深入研究六祖坛经的内容与意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禅宗的精髓和禅修的本质,以及它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概览
课程类别:梦斯绮白泽书院传统文化课程
课程费用:69800元
课程时长:10-15天
报名时间:每月开课,分期报名,可复训
地点:山东济宁曲阜梦斯绮白泽书院
END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