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涵的人物评价
学者风度,务实性格,平易近人,这是海内外媒体对汪道涵的一致评价。
两位代表性人物是汪道涵和辜振甫。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从对峙走向交流协商的开始。20年后,会谈的两位主角汪道涵和辜振甫已驾鹤西去,但他们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贡献依然为今人称道。
汪辜会谈的重要人物是汪道涵、辜振甫。1992年8月4日,海协汪道涵会长致辜振甫董事长的邀请,提出就“当前经济发展及双方会务诸问题,交流意见,洽商方案,共利两岸”。
另一个例子是汪道涵,他也是交通大学的校友,并且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他曾担任上海市市长,为推动上海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技领域,交通大学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汪辜会谈的重要人物
1、汪辜会谈的重要人物是汪道涵、辜振甫。1992年8月4日,海协汪道涵会长致辜振甫董事长的邀请,提出就“当前经济发展及双方会务诸问题,交流意见,洽商方案,共利两岸”。
2、汪道涵和辜振甫。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3、两位代表性人物是汪道涵和辜振甫。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从对峙走向交流协商的开始。20年后,会谈的两位主角汪道涵和辜振甫已驾鹤西去,但他们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贡献依然为今人称道。
4、享年90岁。汪道涵始终坚持“和平统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1993年4月,汪道涵受权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辜振甫举行会谈,史称“汪辜会谈”。
汪道涵的主要贡献
汪道涵:汪道涵教授是中国现代史领域的著名学者,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外交史等领域的研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汪道涵同志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70多个春秋。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财政、工业等战线工作,为我国机械工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汪道涵(1915~)中国安徽嘉山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中顾委委员等重要职务。汪道涵同志为推动两岸谈判进程、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汪道涵同志因病于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汪道涵是安徽嘉山人。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共。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县长、行署副主任、专员、地委委员等职。
新华社电1993年4月27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主持这次会谈。这是两岸授权民间团体最高负责人首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汪致远中将简历
汪致远——原总装科技委中将副主任,1941年 (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与原配戴锡可长子)汪致远 1941年10月生,安徽嘉山人。1966年9月参加工作。2001年晋升中将军衔。清华大学实验核物理专业毕业。
长子汪致远,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汪致远中将。次子汪致重, 前上海协会会长。幼子汪雨。
汪静:汪静,中共党员, 曾先后任职于石油部建设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1990年,出任中国新兴进出口总公司新兴(香港)公司总经理一职。2001年,组建北京罗麦药业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
徐承云:肥东人。中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现任)汪致远:嘉山(现明光市)人。中将。总装备部副主任(现任)夏长法:中将。安徽定远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现任)组建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孙大发:金寨人。
二哥汪致远,中将,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其姐汪静,香港新兴总裁.再往爷爷辈上说,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汪雨爷爷汪雨相,又名汪树德,字雨相,革命家,知名的教育家,安徽省嘉山县(今明光)明光镇人。
两人互相关心,相互爱慕,于当年结为夫妇。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她成为汪道涵最得力的支持者和协作者之一。汪道涵原配夫人戴锡可,生有二子三女后病逝,长子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汪致远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