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宗赵扩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1、宋宁宗在清理韩党同时进行平反昭雪。赵汝愚尽复原官,增谥忠定,算是充分肯定他在绍熙内禅中的忠诚与功绩。宋宁宗在位期间,颁布《统天历》和《庆元条法事类》。《统天历》比西方《格里历》的颁行早383年。
2、南宋第四位皇帝就是宋宁宗赵扩,赵扩是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他的父亲光宗可是一位奇葩,当年宋孝宗觉得这个儿子的英武才能像自己,所以立他为太子了。后来赵构死后,宋孝宗非常悲痛,要为他守孝,于是禅位给儿子赵惇。但光宗身体不好,无力处理朝政,于是光宗的老婆皇后李凤娘成功的掌握了朝政。
3、在位时间: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 成就:恢复理学的地位 庙号:宁宗 陵墓:永茂陵 宋宁宗赵扩是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的第四位黄,是宋光宗和李皇后的次子。1168年11月18日,赵扩出生于恭王府邸,1189年,少保、武宁军节度使,进封亲王。1190年,被立为储嗣。
宋朝有没有皇帝叫赵丹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三国蜀名将,姓赵,名云,字子龙。赵丹 [ zhào dān ]一位电影演员。赵佶 [ zhào jí ]人名。(公元1082~1135)宋朝徽宗皇帝。尊信道教,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赵石 [ zhào shí ]指北朝时石勒建立的赵国。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关于八贤王
1、八贤王指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为良妃卫氏。雍正指爱新觉罗·胤禛,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帝第四子,生母为德妃乌雅氏。八贤王: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
2、不少人有指出八贤王是赵德芳的哥哥赵德昭。宋太宗赵匡胤去世后,第一皇位继承人本应该是赵德昭,历史上赵德昭不仅为人沉稳,而且文韬武略十分厉害,深受宋太祖偏爱。民间不少人对于赵德昭被宋太宗恐吓而死,深感同情,便将八贤王的名号安在赵德昭身上,《杨家将传》中也明确八贤王便是赵德昭。
3、包拯,即包拯公,通常被认为是包拯的别称,但历史上包拯并不常用此称呼,一般称为包公或包拯。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官员,以清廉公正、明察秋毫而著称。然而,关于八贤王的称号和身份,它实际上更多地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相关,而非真实历史。
4、这里描述的八贤王(或八大王)是宋太祖赵匡胤哥哥的大儿子,这种说法并不可信。赵匡胤是有一个叫做赵匡济的哥哥,但他在宋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去世了,史籍中并没有关于他留有子嗣的记载。 不过,根据《宋史·宗室传》的记载: “汉恭宪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