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斯绮招生直接对接老师
复制微信号
1、鲇读做:nián 声母n,介母i,韵母an,腔调二声。部首鱼部,部外笔划5画,总笔划13画 五笔QGHK,仓颉NMYR,郑码RIJ 四角21160 〔鲇鱼〕头大嘴宽,尾圆而短,皮有黏量,无鳞,背部苍黑色,腹白色,上下颌有四根须。
2、nián。部首:鱼。笔划:13。笔顺: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竖、横、竖、横折、横。
3、鲇拼音:nián 释义:鲇鱼。体长,前端平扁,后部侧扁,口宽大,有须两对。无鳞,皮肤黏滑。生活在河湖池沼中。例句:堪称本年最“强壮”的台风“鲇鱼”正携风带雨,步步向我国紧逼。估计今夜游入海南,然后曲入广东。
4、读音:nián yú 注音:ㄋㄧㄢˊ根本解释:根本解释 鱼纲,鲇科。身体外表多黏液,无鳞,背部苍黑色,腹部白色;体长,前端平扁,后部侧扁,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须,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臀鳍与尾鳍相连。
5、鲶,读音nián 鲶目鲶科鱼类的统称。头大而扁,嘴阔,上下颌有四根长须,无鳞,皮肤多黏液。详细释义 同“鲇”鲶目鲶科鱼类的统称。头大而扁,嘴阔,上下颌有四根长须,无鳞,皮肤多黏液。
鲇怎么读?拼音:nián nián:声母n,韵母an,二声。根本字义:形声字,鱼(鱼)表意,暗示鲇鱼;黏(nian)省声,暗示鲇鱼无鳞而多黏液。形旁简化。本义是鲇鱼。
读音:nián,声母n,韵母i和an,腔调第二声。鲇或称鲶鱼、猫鱼。形态特征: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
鲇 繁体写法鮎、鲶[nián]名。鲇鱼 [siluroid]。属于鲇亚目,头大,尾侧扁,皮有粘量,无鳞。如:鲇鱼上竹(鲇鱼粘滑,难于上竹。
鮎是什么字。怎么读?读音:nián,声母n,韵母i和an,腔调第二声。鲇或称鲶鱼、猫鱼。形态特征: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
鮎 ,拼 音 nián 根本释义 〔~鱼〕头大嘴宽,尾圆而短,皮有黏量,无鳞,背部苍黑色,腹白色,上下颌有四根须。昼伏泥中,夜出活动。肉可食,鳔入药。
拼音:nián 根本字义:鲇或称鲶鱼、猫鱼。鮎形目鱼类的统称。青鲇鱼,处所名:鲐巴鱼、青花鱼、油胴鱼、鲭鱼、青条鱼。 形态特征: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
鮎鱼 [ nián yú ]根本解释 鱼纲,鲇科。 身体外表多黏液,无鳞,背部苍黑色,腹部白色;体长,前端平扁,后部侧扁,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须,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臀鳍与尾鳍相连。
读nian的字总结如下:niān: 拈、蔫。nián: 年、秊、秊、哖、姩、粘、鲇、鲶、鮎、黏、鲶。niǎn: 涊、淰、捻、辇、辗、碾、辇、撵、捻、簐、蹍、撵、蹨、躎。
鲅那个字读bà,也就是马鲛。鲅 部 首 鱼 笔 画 13 五 行 水 繁 体 鮁 五 笔 QGDC 马鲛属( Scomberomorus )几种鲭的任一种 。也称“马鲛鱼”。体侧扁,长达1米多。银灰色,具暗色横纹或黑点。